新生兒保單到底怎麼規劃?對於家中有新成員的家庭來說,幫寶寶規劃保單相信也是各位新手爸媽優先想到的事情吧,而且小孩子出生之後開始要忙東忙西,申請各種補助、購買新生兒用品(應該很多都是朋友送的吧,哈哈),這時候對於新生兒保單總是充滿疑問:
『小朋友保險到底該怎麼買?』
『買終身還是定期好啊?』
『保費多少錢才合理啊?』
在開始談小孩子保險之前,我們先來思考一下,會希望保險幫我們『解決』什麼樣的事情?
❓如果孩子生病,我如果請假照顧她,會不會被扣薪水?
❓孩子住院了,我會選擇給孩子什麼樣的醫療品質?
❓如果這場病,需要拿出80、90萬,我現在拿不拿得出來?
❓孩子開始會走路之後,我能24小時看著孩子,不讓他出任何意外嗎?
其實,保險都是階段性的規劃,適合大人的,未必適合小孩子,如果保單有彈性,未來孩子長大在做保單調整的時候,也會比較有空間,對吧?
保險沃客幫各位爸媽整理出三個小孩子保單的規劃方向:

【第一步】爸媽才是孩子最好的保險
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其實一直依靠的就是自己的父母,所以很關鍵的因素是『爸媽的收入來源』,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是,如果今天爸媽因為一些狀況的發生,導致收入暫時甚至永久中斷,那我們的孩子,還能夠順利地長大成人嗎?
所以今天我們應該思考,如果我發生一場嚴重的意外或生病需要大筆的費用,甚至出院還得請人照顧…這些有可能影響到我身邊家人的風險,我該怎麼事先規劃,不拖累家人…甚至離開了,我應該留下些什麼,讓另外一半以及孩子可以繼續生活下去。(各階段規劃保險秘訣大公開,點我看文章)
我們曾經處理過一個案件,保戶是一位畫家,家中有家中有二個 3歲及4 歲的小朋友,當初請我們規劃保險,這位畫家爸爸覺得錢都應該花在家人身上,所以全家都有增加保障,唯獨這位爸爸沒不願加強…
但是就在一天晚上,這位畫家從樓梯上摔下(他家是樓中樓,旋轉的那種樓梯),結果頭部受到重擊,在加護病房待三天之後不治身亡,留下一個沒有工作的太太以及兩個年幼的孩子…
諷刺的是,當時候我們帶著100萬意外險的理賠支票過去給太太的時候,太太還是滿懷感激的一直跟我們道謝…可是我們心裡想的卻是…100萬你們一家三口可以用多久…?
試想一下,如果今天這個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呢?還在的家人該怎麼『活下去』…?
【第二步】孩子保單的投保黃金期
Q1: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該投保?
A:報完戶口,有身分證字號的當下。
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小孩因為抵抗力不穩,在新生兒階段會併發像腸胃道、呼吸道、泌尿道感染等疾病,如果發生後再來投保,保險公司都會有觀察期間,甚至嚴重可能拒絕承保。
最適當的投保時機在有身分證的當下盡早投保。
而且只要投保後,保障期間就從簽約當下就開始生效(醫療險會有等待期),如果核保過程當中發生任何狀況,只要符合條款內所寫的內容,一樣可以有理賠喔。
Q2:有聽說先天疾病不賠?
A:不是不賠,而是要看『發生的時間』
小朋友有兩個先天性疾病發生的高峰期:
1、媽媽懷孕期間:先天性疾病、發育不全等,若是在懷孕期間發現,比較嚴重的狀況的話保險公司會拒絕承保,或是批註除外責任。
2、成長期間發病:出生投保之後孩子成長過程才發生的疾病,舉例像兒童癌症,往往是 3~5 歲才是發生高峰期,而投保後才發病是可以理賠的。(保險法§127條)
所以這邊特別有個建議爸媽參考的地方,孩子出生後的健康檢查,優先選擇健保補助項目,而自費篩檢的項目,可以投保後再做篩檢。
為什麼要這麼做?
舉個例子,有很多新生兒寶寶常常篩檢出心臟的卵圓孔未閉合(其實很多狀況都是因為胎兒轉換期,慢慢長大就會自然痊癒了),這時候就有可能造成後續投保上的困難。
當然爸爸媽媽通常會希望投保後趕快去做自費篩檢,但是醫療險大多有30天以上的等待期怎麼辦?難道要等30天後才能做自費健檢嗎?
針對新生兒投保後,醫療險的30天等待期,如果發現『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』異常,金管會在101.09有發函說明,保險公司仍應理賠。(金管保壽字第10100062820號函)
不過,如果小孩子出生時有任何狀況,還是趕快請醫師做檢查比較重要,畢竟不要為了保險而錯失了黃金治療期,上述建議的是在孩子健健康康出生時,趕快先做投保再做篩檢,以避免後續的糾紛。
【第三步】孩子保障首重『實支實付醫療』、『意外險』
很多新手爸媽在投保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疑惑,沃客整理了以下的問題解答:
Q1:到底該保『終身』還是『定期』

相信很多爸媽都會以『終身醫療』來當作送給孩子一個禮物,當然,為孩子提早準備終身的醫療帳戶不是不好,而是我們要考量到的是,今天終身險的費率所能規劃的『保障額度』,相對來說會比定期險低很多,除非你能接受『終身的低保障』,不然建議請以定期為規劃主軸,保費便宜很多之外,也不會遇到真的要理賠的時候發現賠的完全不夠,這樣就失去保險的意義了,不是嗎?(可以加入我們LINE@詢問,我們會提供同樣保障內容,終身以及定期險的保費差異給您參考喔。)
終身醫療險主要保障的是『住院天數補貼』,而在二代健保的環境底下,住院天數相較以往下降許多,反倒是自費醫療項目增加,我相信應該都有聽過住院治療前,醫生都會問說要使用『自費』還是『健保』項目,對吧?
所以這時候,實支實付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重要了,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醫療品質,建議可以將多重實支實付給規劃到位。
Q2:保費為什麼會每年增加呢?
保費分為『固定費率』和『自然費率』
固定費率就是當我們購買保險之後,保費就不再調整,而自然費率則是會隨著年齡增加,當然在剛開始能付較少保費,換到相對較高保障。
兩種都沒有好壞之別,不過這邊沃客可以給各位好捧油一個觀點
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,相對爸媽們也比較年輕,很多人經濟狀況、事業正在起步,在一開始的時候用自然費率型的商品,既不用提高預算,又可以做足保障,況且孩子在成長階段的期間,保費成長的幅度真的非常低,所以在新生兒的規劃裡,真心建議可以採用自然費率規劃,以求低保費高保障。
Q3:該如何規劃保單,先簡單來認識主附約
✔︎ 主約:【壽險】、【失能險】和【手術險】
保險要有主約才能在下面附加附約,網路上有些罐頭保單為了附約,主約會選擇 10 萬塊的壽險,我知道這樣保費當然便宜,不過壽險規劃在父母和小孩身上意義不同,如果規劃在小朋友身上比較像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,所以可以來思考一下,孩子身故或者是父母身故,哪一種狀況發生時,家中會產生經濟問題?
所以要規劃『壽險』的對象應該是父母才是。
反之,如果今天孩子發生了失能等等的狀況,首當其衝的肯定是父母的經濟問題,也有可能會有一方需要辭職專心照顧孩子,以需要雙薪的家庭來說,將會產生極大的經濟窘境。
因此以孩子的主約來說,如果以失能險、手術險或醫療的主險來規劃相對於壽險當主約會較有實質的意義。
PS:保險請規劃符合家庭實際狀況的,不要一昧追求低保費,罐頭保單不一定適合你的家庭狀況。
✔︎ 附約:『醫療險』、『意外險』首重實支實付
保險沃客曾經辦理過很多微創手術理賠,動不動就是2、30萬的理賠金額,當然也可以選擇健保不用自己花費,但就要以傳統的外科手術開刀,相信大部分的人不會希望孩子被開腸剖肚。因此為了避免在醫院的高額花費,我們可以運用實支實付保險來轉嫁給這個費用。
實際案例當中,新生兒也常會遇到肺炎住院或是皮膚長癤住院的狀況,父母親往往需要請假照顧小朋友,所以在寶貝的規劃上我們會採用多重實支實付的方式,將病房費提高到4,000~6,000的額度,來補足因此中斷的收入補貼,以及避免單一保險公司實支實付額度不足的窘境。
最後當孩子學走路或上了幼兒園之後,伴隨而來是跌倒受傷或交叉感染的可能性,因此『意外』和『醫療』的實支實付都需做足,當然如果更嚴重的失能狀況就必須仰賴失能保險,才有足夠的照護金。
✔︎ 加強型附約:『燒燙傷保障』、『癌症險』及『重大傷病險』
據兒童燙傷基金會統計,最多燒燙傷案例的年齡區間落在0-9歲,其中最常發生在家中廚房,被熱液、熱物、熱氣燙傷。因此我們建議可以將重大燒燙傷的額度拉高,以支應這些意外帶來的醫療支出。
如果想要加強燒燙傷保障可選擇產險公司的意外險,千元就有完整的保障內容,燒燙傷也有300-500萬的急救金,另外,產險是自動續保的契約,非保障續保,所以如果保戶有惡意理賠情況,保險公司可以不續保,因此產險商品我們會以加強的角度搭配。
再來是包含癌症在內的較嚴重的疾病,依照筆者本人鄰居的經驗,有遇過小孩子在3歲的時候確診罹患白血病,也就是俗稱的『血癌』,而且去調查之後才知道,原來血癌是台灣最多見的兒童癌症,不過好在是目前兒童血癌的治癒率高達9成,不過伴隨而來的是高額的治療費用啊…
順帶一提,當時候鄰居的小孩是用移植臍帶血的方式治療成功的,如果經濟狀況許可的家長,建議可以幫孩子存好臍帶血,以備將來不時之需,保險沃客這邊沒有業配,所以請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訊。
正因為如此,這邊也是強烈建議在新生兒保單內可以加強『癌症險』及『重大傷病險』,一年其實只要幾百塊就可以轉移包含300多項健保局認定的重大傷病的高額治療費用,避免家中經濟因此受到損害。
這邊要重申一下,我們知道網路上很多一萬元就可以有相對完整的規劃,但保險商品需經過金管會審查,因此第一年保費看起來便宜通常會需要從其他地方去做些調整(例如:理賠條款細節、自然保費調帳、續保年齡、不保證續保等等…)
因此關於這些細節也是我們父母在為孩子規劃保單的當下,需要去做留意的,還是要相信一句話『一分錢、一分貨』,規劃前記得可以跟我們討論一下,相信我們可以提出客觀的建議,以及你應該注意到的細節。
【番外篇】
Q1:聽說小孩15歲以前,身故保險不理賠?
為了避免詐領保險金,15歲前小朋友身故保險金是不能領的。(保險法 §107 條)
Q2:我有多餘的預算,想幫孩子買儲蓄險,我該怎麼做?
我們還是秉持先有保障再談儲蓄,在規劃儲蓄型保險之前,還記得上面的第一點嗎?
先確認爸媽的保障是否已做足,畢竟孩子的經濟來源不能倒,對吧?
如果真的要規劃,一般可以選擇增額型的儲蓄險,也就是時間到後持續滾利去做為未來孩子的教育基金準備,不建議每年還本型的商品, 因為孩子會用到這筆錢可能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,所以用增額型的複利效果,可以讓這筆錢成長到一個很可觀的金額。
不過礙於主管機關規定,從109年7月1號開始,小孩子規劃理財型的保險的相關規定調整的非常嚴格,建議可以找我們的顧問團諮詢詳細狀況後,再提供符合您想法及需求的規劃喔。
Q3:失能險是長照險嗎?小朋友需要買嗎?
很多人認為長期看護失智、中風、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老人專利,然而在保險規劃裡,我們只談『發生之後』對你造成的影響,我們可以來試想看看,當今天70歲的人和7歲的小朋友失能..誰會被照顧比較久…?
還有『你』能撐多久…?
如果想要取得更多關於新生兒保險的明確的保障內容,請在文章下方加入我們的LINE生活圈,我們線上會有專業顧問與你做討論
-專人諮詢-
訂閱我們的LINE@,享受隨身顧問的服務,立即掃描QR CODE,或點擊下方按鈕